已设立抵押的房产买卖:法律、风险与实务操作
2023.12.21 6 0
本文目录导读:
在房产市场中,已设立抵押的房产买卖是一个常见的现象,这种交易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关系和风险,因此需要在买卖过程中格外谨慎,本文将详细探讨已设立抵押的房产买卖的法律规定、风险及实务操作,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此类交易。
法律规定
根据我国《物权法》和《担保法》的规定,已设立抵押的房产可以买卖,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 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:在抵押期间,抵押权人享有对抵押财产的优先受偿权,在买卖已设立抵押的房产时,需要获得抵押权人的同意或者解除抵押权。
2. 告知义务:卖方在出售已设立抵押的房产时,应当如实告知买方该房产已经设立抵押的事实。
风险分析
1. 抵押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:如果抵押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,买方可能会面临无法取得房产所有权的风险。
2. 房价波动:在买卖过程中,房价的波动可能导致买卖双方产生纠纷,尤其是在房价下跌时,卖方可能会因为心理不平衡而要求解除合同。
3. 解除抵押的费用:解除抵押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,包括手续费、利息等,这些费用应当由谁承担,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。
实务操作
1. 调查房产情况:在购买已设立抵押的房产前,买方应当调查该房产的具体情况,包括抵押权人的信息、抵押金额、抵押期限等。
2. 与卖方协商:在协商购买已设立抵押的房产时,买方应当要求卖方提供抵押权人的同意证明或者解除抵押权的证明。
3. 签订合同:在签订合同时,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、房价、支付方式、解除抵押的费用承担等。
4. 办理过户手续:在支付完房款并解除抵押后,应当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,确保买方能够取得房产所有权。
已设立抵押的房产买卖是一项复杂的交易,需要买卖双方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和风险,并在实务操作中格外谨慎,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,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。
本文由一站贷款(borrow.yizhandaikuan.com)小编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