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房抵贷”代替房贷,是蛋糕还是毒药?
2023.09.10 7 0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
房子一直是市场永恒的话题,近期关于“曲线买房”的讨论就很热,其中“房抵贷”模式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,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什么是“房抵贷”?
那么,什么是“房抵贷”呢?
说白了,“房抵贷”就是中介为买房者提供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。具体操作就是中介帮助买房者申请贷款买房,然后中介机构给买房者提供过桥资金,让客户向银行申请提前还清房贷,之后再让买房者进一步抵押,获得“房抵贷”,最后买房者再用这笔“房抵贷”资金偿还中介机构提供的过桥资金和服务费,剩余的资金就是买房者赚得的“差价”。
这里所谓的“差价”,主要是两次贷款之间的利息差,比如现在各银行房贷的平均年利率是在5.6%到6.2%之间,而“房抵贷”的平均年利率是在3.74%到4.9%之间。两次贷款之间存在中间差,理想状态下确实可以节省一笔钱。
关于这种模式,有的中介机构的广告语是:房贷转“房抵贷”能够让200万元的贷款一年“节省”数万元的利息。不得不说,这样的广告语会让很多人心动。
现实很骨感
不过,我们前面也说了,理想状态下才可以实现这份美好,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却是骨感。
房贷与房抵贷虽然是一字之差,但是两者的意义却差别很大。房贷,也被称为住房抵押贷款,顾名思义是为了买房而设计,相当于专款专用。
而“房抵贷”属于二次抵押贷款,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产(住房、商住两用房)作抵押,向银行申请一次性或循环使用的消费或经营用途的人民币贷款。前提是该住房贷款还清,无抵押,有房产证,契税证明和土地证。贷款用途为消费经验,包括买车、装修、教育、医疗、旅游等用途,但是不能用于买房。
也就是说,房贷与房抵贷的用途是有明确规定的,不是想当然的就可以赚“差价”。
金融环境趋严
市场上之所以有“房抵贷”买房的行为,是因为银行与中介在受托支付上发明多种规避之道,银行难以对贷款去向进行监督。
这种“房抵贷”买房模式,降低了买房和首付的门槛,其实是一种加杠杆行为,从长期来看风险很大。如果这种资金大规模进入楼市,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可想而知,一旦有一个环节资金链条断裂,那么很有可能会引爆系统性风险。
针对这种现象银保监会表示,如果是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,包括经营和按揭贷款都必须要真实遵循申请时的资金用途。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,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时的标的上。
很大多银行也有明文规定,“房抵贷”抵押金额不能用于买房,一旦监控到违规使用,就会进行催收,情节严重的,还将提起法律诉讼。
所以,在买房问题上,我们应该量力而行,钻漏洞“曲线买房”是不靠谱的,稍有不慎满盘皆输,还会因此而上征信,得不偿失。
作者:水皮杂谈工作室
编辑:李勇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